跳到主要內容

沾點名為股票的醬油

 

二零二零年,十一月,月初。

被探問了很久的股票市場,終於跨出第一步。太多的原因來自於四面八方,古今中外的告誡之聲。

玩股票玩到傾家蕩產,或是玩股票玩到衣食無憂,各種正反兩面的說詞,充斥在生活周遭。

先前只能聽聞身在股票世界裡的同事,不時地釋出今天賺了多少,抑或是今天賠了多少。

種種數字的起伏,伴隨著情緒的抑揚,原先踩著觀望的自己,最主要也只是因為想到買個股票不是幾千塊就是幾萬塊,加上並不了解操作規則,所以都像是聽故事般的當個旁觀者。

在生活計劃的推行下,手邊有了點餘裕可運用的錢,想來也是嘗試,另外也放點研究精神進去。


為了一點體驗,把自己投入其中,身入其境,是最直接的方式。

保守的、試探的,在高與低,在紅與綠,在線段的變化中,最真實的接觸人家口中的「投資」

一個月的時間,非常快速的就流逝而去,手邊原本寬裕的資金,慢慢地變成斤斤計較的精算。

就怕一不小心,就跨出了自己能負荷的範圍。

畢竟股票的買賣,真的都只是數字的轉換,不痛不癢,但影響卻異常直接與驚人。


莫非定律,總是會在最不希望的它出現的時候出現,多次的與賺錢擦肩而過,而與賠錢卻是迎頭趕上,不是運氣不好,而是技不如人。

買股票能不能賺錢,基本上是肯定的,但反面來說,有人賺,就有人賠,只是這個「有人」的角色由誰來扮演而已。

不是很深入的去了解股票的運作跟那些名人老師們的推論,只是沾醬油式的爬些文,並自己研究適合自己的進出時機。

整體感悟倒是挺直接的,買股票就像談戀愛,一定得是付出了點什麼,心裡總想獲得什麼,每天都會有個心思懸在那裡,心底在意,卻又無法控制。而選擇的權利說實在是在自己手上,但如何選擇卻又會受到他人影響。

關注一支股票,就像曖昧的男女,明明很在意,卻又不屬於對方。

買了一支股票,上漲或下跌都牽引著自己一時一刻的心情。

漲了就像熱戀,只希望能夠一直下去,就算一整天什麼都不做,光是看著,心裡也覺得甜蜜。

跌了就像吵架,滿腦子充滿得出了什麼問題,是不是該分手了。


到哪都是人性,都是人生的折射。


沾了點名為股票的醬油,最多的心思卻是:問世間情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許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生活札記》終結流浪之關於教甄複試準備

不只一個朋友對我說過,我的關卡就是初試,初試過了,應該就過了。 雖然不知道根據是什麼,但初試一直沒通過的我,也就這麼一直深信著。 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僥倖,但能順利卡位進到複試,原本就沒意料到的結果,我最初還想著反正是最低錄取,那複試應該也是沒什麼機會的。 直到同事說,新北的初試就是入場卷,第二階段不採計初試的分數。 接著,我看見了....希望!

《歐遊》比利時飛往台北,第一次自己回國就上手,布魯塞爾機場離境與退稅

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桃園機場出境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香港轉機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杜哈轉機 回程因為飛機 delay ,所以有點一鼓作氣地就回到台灣了,而回國前,又到了搭飛機的環節,雖然已經有出國的兩次轉機經驗,但畢竟過了好些日子,就怕又遇到個什麼方向錯亂,走錯方向什麼的,在還沒回到台灣前,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。 而回國不比出國簡單輕便,通常是空箱出門滿箱回,加上有時候多買了點東西,恰巧可以到機場退稅,對於退稅流程,大家的回程的機場都不一樣,事前查起資料來,心裡也是亂糟糟的。 所以趁著記憶猶新,還是紀錄一下,當作下一次旅程的墊腳石。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安特衛普 Antwerpen

安特衛普, Antwerpen。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,大概就像台灣的高雄那樣。 地理上偏北,靠近荷蘭,主要語言為荷蘭語。 一樣以步行為主,到安特衛普的當天,其實早上先逛了魯汶的假日市集,但那部份就留到魯汶的時候再說。 星期日的安特衛普,大約有七成以上的店家都是休息的狀態,少數幾家營業的也是店員比買客多。 雖然空曠的街道蠻適合拍照的,但約莫中午時分,溫度其實偏高,還是走著走著就逛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