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根特 Gent


根特 Gent

在比利時的地圖上,算是比較醒目的幾個都市中的其中之一。

提到比利時,以非鄉村的慢活行程而言,布魯塞爾、安特衛普、布魯日、根特,都算是比較常被提及的地點。

根特是比利時的第二大自治市。
(第一大自治市是安特衛普,安特衛普也是比利時第二大城市,第一大城市是布魯塞爾)

以旅遊的推薦度來說,根特跟布魯日都算是比利時推薦名單的常客,除了一般都城裡都有的古色古香外,就是多了一股閒暇放鬆的步調。


前往根特當天,天氣微陰,涼爽,後期帶點小雨,大致上沒有壞了什麼旅遊的興致。

出發前也是猶豫了一下該從哪裡下車,根特在右邊及下方各有一個火車站,若是想盡快進入到熱鬧的旅遊區,建議直接搭火車到右邊的根特車站(Gent-Dampoort)。而我考量了自己也許不會再有下一次來到根特的機會,所以能多走多看就多走多看的選擇了下方的火車站 (Station Gent St-Pieters)。



出了火車站,沿著事先查詢的景點,依序往北採點而去。途中走過了公園 (Citadel Park)

Standbeeld (荷蘭文:雕像)




路過了現代美術館與根特美術館,兩間美術館正好隔著馬路相望,雖然沒有進去參觀,但光是路過就覺得很有美術氣息。





順著公園的外圍走往河道,順著河道往北前進,就可以到達景點密集的熱鬧地段。



Leopold Barracks 軍營




旅遊熱門區域



來到根特,小景點見仁見智,地標性的大景點有三座中世紀塔樓以及一座古老大教堂,以聖邁克爾大橋(Sint-Michielsbrug)做為區隔,橋的右邊分別是聖巴夫主教座堂 (Sint-Baafskathedraal)、根特鐘樓 (Het Belfort van Gent)、聖尼閣老教堂 (Sint-Niklaaskerk) ,橋左邊則是聖邁克爾教堂 (Sint-Michielskerk)。

聖巴夫主教座堂、根特鐘樓、聖尼閣老教堂,由於建築高度較高,在聖邁克爾大橋上望去,正好可以將三座高塔盡收眼底。此一畫面也被收錄在紀念幣上面,算是頗具有代表性的一景。




聖巴夫主教座堂 (Sint-Baafskathedraal)



聖巴夫主教座堂以繪製、保存在大教堂內的「根特祭壇畫」(Het Lam Gods)而著稱,也叫做《對神秘羔羊的崇拜》( The Adoration of the Mystic Lamb ),是由艾克兄弟 (Hubert and JanVan Eyck) 所繪製的大幅畫作。



不過想要欣賞畫作是必須購買門票的,基於踩點的心態,也就上網查過看過而已,但若是對於宗教或藝術有較深刻體會的朋友,可以進場看看,門票為 4歐元。


根特鐘樓 (Het Belfort van Gent)





聖尼閣老教堂 (Sint-Niklaaskerk)






聖邁克爾教堂 (Sint-Michielskerk)












在教堂外的街頭藝人,其實實力蠻強的。


以上四個地標式的景點,其實對於在東方成長的我來說,並沒有什麼太真實的感受,高聳壯觀的外表,精緻奢華的內裝,還有細膩寫實的雕像跟畫作,是在台灣相對少見的。

在聖邁克爾教堂裡停留較久,因為正巧遇到合唱樂團的活動,或坐或逛,在教堂裡稍作了休息,也拍了些較細節的地方。



比較特別是的是,教堂門口的們雕上插滿了針灸式的小針,原本還在納悶,被點醒之後才意識到,這是為了防止鴿子或其他鳥類停留築巢的權宜之計。

另外,教堂裡很多小地方都很喜歡用上人臉,而且牆上柱子上的裝飾也沒有重複,這人力跟技術,實在是一種雕梁畫棟。


教堂的一角上,還有碑上刻滿了看不懂意思的字句,只看得懂最後的R.I.P,想來應該是以前神父或聖人,去世後要嘛立牌匾,要嘛埋教堂的紀錄,覺得中西方文化真的差很多。


在歐洲旅遊,內急真的是一件頗傷腦經的事情,除了花錢上流動廁所外,就是多做功課或是提升自己恥度了。


在聖邁克爾大橋下有免費公廁。




如果恥度夠,或是真的急到可以不顧一切的話,路邊的流動便斗,會是你解除內急的好夥伴。



整體來說,根特是一個悠閒的地方,景點密集,路線不複雜,小巷也不多,很適合一日遊,若是行程規畫的話,當作中繼點也不錯,往西走可以到布魯日,往東走則是布魯塞爾,所以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,是一個頗適合停靠的一站。


補充一下,歐洲人似乎比較沒那麼怕下雨,雨水再滴也澆不熄閒暇的時光

再者,根特其實還有些頗為現代的建築,不過真的只有路過,不知道有什麼作用。


根特是一個讓人感覺很悠哉的地方,如果對歷史文物建築有點興趣的話,可以滿足自己心中那塊屬於歷史的時代感,若是對藝術類有興趣的話,建築雕刻跟畫作,可以填滿各種追求"美"的動機。
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布魯塞爾篇(一) Bruxelles 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布魯塞爾篇(二) Bruxelles 一日遊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布魯塞爾篇(三) Bruxelles 一日遊 - 補充包
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布魯日 Brugge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生活札記》終結流浪之關於教甄複試準備

不只一個朋友對我說過,我的關卡就是初試,初試過了,應該就過了。 雖然不知道根據是什麼,但初試一直沒通過的我,也就這麼一直深信著。 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僥倖,但能順利卡位進到複試,原本就沒意料到的結果,我最初還想著反正是最低錄取,那複試應該也是沒什麼機會的。 直到同事說,新北的初試就是入場卷,第二階段不採計初試的分數。 接著,我看見了....希望!

《歐遊》比利時飛往台北,第一次自己回國就上手,布魯塞爾機場離境與退稅

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桃園機場出境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香港轉機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杜哈轉機 回程因為飛機 delay ,所以有點一鼓作氣地就回到台灣了,而回國前,又到了搭飛機的環節,雖然已經有出國的兩次轉機經驗,但畢竟過了好些日子,就怕又遇到個什麼方向錯亂,走錯方向什麼的,在還沒回到台灣前,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。 而回國不比出國簡單輕便,通常是空箱出門滿箱回,加上有時候多買了點東西,恰巧可以到機場退稅,對於退稅流程,大家的回程的機場都不一樣,事前查起資料來,心裡也是亂糟糟的。 所以趁著記憶猶新,還是紀錄一下,當作下一次旅程的墊腳石。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安特衛普 Antwerpen

安特衛普, Antwerpen。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,大概就像台灣的高雄那樣。 地理上偏北,靠近荷蘭,主要語言為荷蘭語。 一樣以步行為主,到安特衛普的當天,其實早上先逛了魯汶的假日市集,但那部份就留到魯汶的時候再說。 星期日的安特衛普,大約有七成以上的店家都是休息的狀態,少數幾家營業的也是店員比買客多。 雖然空曠的街道蠻適合拍照的,但約莫中午時分,溫度其實偏高,還是走著走著就逛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