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菲律賓服役手札》紀錄,離職恐慌症

這幾天心情有點小起伏,簡短紀錄如下

1. 因為作文的批改未達主任標準,被酸了一頓,憋了一肚子火

2. 期末總結的成績單,卡在臨界點的煩躁感,讓我趨於淡漠

3. 看了幾篇若干年前寫的網誌,除了帶點羞恥感外,也發覺自己的確成長了一些

4. 役期結束在即,對於未來的迷惘再度席捲而來




其實這陣子一直想要寫幾篇網誌,純粹記錄事情的或記錄心情的,都好。

但在糜爛的生活下,時間被睡覺佔據的大多數,剩下的也幾乎被惰性給填滿。

如果我做事有看電影或打電動那麼認真就好了.....



在作文被批示不合格,主任要求我重改得當下,我還真的有滿腹的怨言。

但幾個朋友其實說的對,自己該做的,該做好就做好。

有個朋友問:那其他人呢?

只有我,雖然在批改作文這當口,我還真的有點漫不經心。我想我氣憤的是我畢竟也是一張一張看過、修過、改過,但卻被說得跟沒改一樣。

感覺真差。

說道改作文,其實我還真的存在著一點自卑,一來是字不大氣,二來是文意不精。

我自己寫自己的,可以有點厲害。但要改別人的,心理上是處處受限。

所以我頂多就是刪減些字,或多謄進幾個修飾的詞,盡量地保留學生原本的語句。

整句翻的寫下來,不如我幫他寫一篇讓他抄上衣抄不來的輕鬆?

也許真正觸及度中火氣的,是主任那句:就是你這樣改,學生華文才不沒有進步的!

冤枉啊,主任。

反正,最後的結論就是,把已經"看"過一次作文,"改"過一次,就算了。

恩,就算了。



因為這次帶到的班級是即將畢業的中學四年級,所以在他們畢業之前的畢業考結束之後,成績的紀錄總是異常的急忙。

小算一下,加上改考卷的時間,我幾乎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......而且還沒全部用好。

最討厭的就是那些總喜歡一直拖延繳交作業的學生 (雖然我本人也很拖,但立場不一樣,心境就不一樣......

這是學生的一小題,卻是老師的一大難題。

修改成績很煩雜的......

今天因為該有的資料都有了,所以我也盡快的完成手邊有關成績的作業,送交給主任

但畢竟是攸關學生的畢業分數,多了幾道前幾個階段沒有的手續,讓我有點暈頭轉向

最後,我面對主任那略有口氣的詢問,只得唯唯諾諾,沒想到或詢問,只想趕快把事情完成



看以前的網誌其實很有趣,特別是幾年前的,甚至自己都忘了自己寫過那些東西

看著看著,都不好意思了起來,自己寫的東西也太....."一致"了我覺得

但從文章之中可以察覺,自己終究還是長大了,面對以往的問題或煩惱,竟然是笑笑地說:什麼鬼東西啊這個



在菲律賓生活的這段期間,晚餐時間大夥都會多在客廳待一下,閒聊抱怨些有的沒的。

很有"住一起"的感覺。之前就有遇過那種,幾乎沒什麼交集的室友,就像公寓,也像監獄,一人一間,各過各的。

退役在即,不時的就會問到「回台灣之後的打算」

我還真的除了公式化的準備考試、寫論文之外,還真的沒什麼可以講的。

被點名了,都二十六、七歲了。

對於聽起來有點老態的「三十歲」也剩下一晃眼了。

面對於觀念中的三四十歲拚事業,我還真想知道,三年後我再拚什麼事業。

恩......沒想法。



不同於時常被問到的:十年後會如何如何...

三年後,我想站在什麼地方呢?我自問。



剛剛問了一個正在事業中的朋友說:這份工作你打算做多久?

他很迅速地回了:一直做下去。

多希望,我也可以這麼篤定的做一件事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生活札記》終結流浪之關於教甄複試準備

不只一個朋友對我說過,我的關卡就是初試,初試過了,應該就過了。 雖然不知道根據是什麼,但初試一直沒通過的我,也就這麼一直深信著。 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僥倖,但能順利卡位進到複試,原本就沒意料到的結果,我最初還想著反正是最低錄取,那複試應該也是沒什麼機會的。 直到同事說,新北的初試就是入場卷,第二階段不採計初試的分數。 接著,我看見了....希望!

《歐遊》比利時飛往台北,第一次自己回國就上手,布魯塞爾機場離境與退稅

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桃園機場出境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香港轉機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杜哈轉機 回程因為飛機 delay ,所以有點一鼓作氣地就回到台灣了,而回國前,又到了搭飛機的環節,雖然已經有出國的兩次轉機經驗,但畢竟過了好些日子,就怕又遇到個什麼方向錯亂,走錯方向什麼的,在還沒回到台灣前,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。 而回國不比出國簡單輕便,通常是空箱出門滿箱回,加上有時候多買了點東西,恰巧可以到機場退稅,對於退稅流程,大家的回程的機場都不一樣,事前查起資料來,心裡也是亂糟糟的。 所以趁著記憶猶新,還是紀錄一下,當作下一次旅程的墊腳石。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安特衛普 Antwerpen

安特衛普, Antwerpen。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,大概就像台灣的高雄那樣。 地理上偏北,靠近荷蘭,主要語言為荷蘭語。 一樣以步行為主,到安特衛普的當天,其實早上先逛了魯汶的假日市集,但那部份就留到魯汶的時候再說。 星期日的安特衛普,大約有七成以上的店家都是休息的狀態,少數幾家營業的也是店員比買客多。 雖然空曠的街道蠻適合拍照的,但約莫中午時分,溫度其實偏高,還是走著走著就逛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