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生活札記》關於表象下的心得


最近跟不同同事放學後聊天,默默的理出了點什麼想法。

匯集了自己一點背骨的想法,以及身旁眾多非教職的朋友們的聊天經驗

加上當初初任教職時的戰戰兢兢,放下代理的名號,有些現實的畫面,好像清晰了起來

曾經的過往,有喜有悲,有愛有恨,伴隨著各種片段,成就了現在的我

沒有好壞之分,如同人生沒有什麼絕對的好跟壞




深入教職之後,經過潛伏在題海的備考日子之後,掛上了正式的頭銜,氣是鬆了一口,但挑戰才真正開始。

除去了漂泊心態的代理身份,正面的迎接一份責任。

過了短短的一年半多,即將帶領第一批在自己手上待滿兩年的學生們畢業。

有些想法,想要在自己工作還沒完全上手時記下,雖不到莫忘初衷,但至少留下一點歷程。

不想從師生的方面描寫,與家長的互動也還在摸索,索性就從學校見聞說起吧。

----

先來一段「師說」

古之學者詞解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
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不從師,其為惑也,終不解矣。
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
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。
吾師道也,夫庸知詞解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?
是故無貴無賤,無長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




我已經忘記以前的國文老師到底是怎麼解釋這篇師說,我只記得這篇要背,不管再怎麼背,最後最熟的也不過那個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了。

最初我也以為,為師者,就是做好傳道、授業、解惑,卻忘了後面吾從而師之的部分

直到求了條籤詩,詩解期望我多念書,我才發現自己多久沒有好好的精進自己。

開始看了書,腦袋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,也才發現教職環境其實有多可怕。

曾經有個老師問我,我把教職這個身分看作志業還是職業,我嘴上沒有回答,但我心底倒是很明確的知道,教職對我而言就是一個職業。

我沒有辦法無償的花去那麼多時間,也許老了之後,或退休之後,想法立場會有所變動

但對於才剛踏入社會不久的我,就是一個職業,領了薪水,我付出我的專業,領多少我就做多少。

而老師的做多少,卻是一個自由心證的狀態,老師雖然需要早起,但下班時間以及寒暑假也是羨煞許多人也。

除此之外,老師還有所謂的空堂,通常用來改作業跟備課,有時事情稍微加快處理的步調,多出來的時間還能小作歇息。

加上老師的工作環境其實很單純,不管是當初師專畢業直接任職,還是我們後來經過教師甄選,不太會有一些太極端的大人物。

不過可怕就可怕在這裡,老師在學校裡,就像是一區區的小角頭,管理班級就像管理自己地盤,指派學生就像在指使兄弟一般,期望能夠帶領自己麾下大眾舉著自己班級名號,闖出一番天地。

久而久之,有些老師還真的以為自己能夠呼風喚雨,私下或公然的挑撥、碎語,甚至互相冷箭射來射去。

說穿了,就是一種生活太無聊,沒事找事說,沒事找事做罷了。

覺得最奇妙的部分,就是老師對人的要求,明明許多原則自己也無法遵守,卻可以因為別人的過失而喋喋不休地數落著。

我就覺得奇怪了,到底是誰教誰要包容,又是誰在宣導原諒?

研習開會時,改作業的改作業,聊天的聊天,滑手機的滑手機,對於處理事務的態度能閃則閃,稍吃了點虧就急著跳腳,就好像多做點什麼,生活品質就會滑落谷底,弄得大家都不想做,最後遭殃的就是那些有心付出的老師或新進的年輕老師。

而這樣閃事或推託的人,正是在教室裡大聲宣揚分工合作或吃點虧就是佔便宜的老師。

我卻也是其中之一,畢竟在工作上,能少做點,誰想多做點。

所以我真的覺得,有些態度是後天可以培養,但有些行為是天性使然。

因此我一直在思索,到底自己要做什麼,在校園裡這段漫長的生活中,才能夠開心有趣的度過。

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日復一日的生活形式,但我卻也很懶得把花俏的綜藝模式搬進教室裡

而仔細想想,國小老師的任務到底是什麼?

就會發現,人家說的身教大於言教,是很正確的。

但這個身教,卻也不是什麼神聖的存在,人家都說學校是個小型社會,所以一樣有好人有壞人,有好學生有壞學生,有好老師有壞老師。

我不知道自己屬於好或壞,但我知道,要過好自己的生活,調適好自己的心境,能夠快樂個工作,才能傳遞一種「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,並愉悅的去做」的態度。

我並不排斥當老師,但也不想把老師這個工作架的太過高聳,就是一份工作,其中自有其複雜的地方,也有這份工作的專業度在,不足為外人道也。

最近我最常說,我不懂其他領域工作的忙,就像他們不懂我心的酸。但老師的時間相對規律了許多,雖然自有自的忙,但卻也常常忽略其他人心中的苦,就像老師最喜歡逼問學生為什麼沒寫作業,卻也不是真的想聽完學生的理由。

雖然品德教育很重要,但是以前那麼嚴謹甚至能動手動腳的年代,都有黑白兩道了,現在提倡愛的教育與零體罰的世界,到底是想摧毀黑道還是摧毀白道。

最近我一直思考,對於學生,最重要的事應該是什麼?

這兩天自己說了自己聽到也覺得驚訝的說詞,對於學生,汲汲營營的逼迫作業,美其名是為了他們的責任心,但這樣逼完的作業,學習效果終究有限。

雖然這樣說很怪,但我還是覺得,老師的定位,應該是引導,而不是脅迫,雖然我們常常會使用脅迫來進行引導。

我說:就算學生不會讀書,但她的人生終究需要找到出路,那些監獄裡的大哥犯人兇手們,真的都是不會念書的笨蛋嗎?不至於吧,為了活著,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,就算是想要當扒手,也是需要付出時間練習,跟實作訓練,被抓到要嘛被關,要嘛被打,總是會付出一點代價的。想要搶劫人家,也要先鍛鍊身體,瘦不拉基的想搶劫,看會不會先被打趴在地上,所以不管學生未來的人生是什麼,課業的成就充其量只是一時的,而對於學習方法的掌握,與對於提升自己能力的認知才是最重要的。

國小老師總是把自己放得太大,好像自己可以影響學生的大半人生,但其實影響的環節其實有限。

有時候看見一些同事在數落他的學生的作為,或是聽說人家在竊竊討論我的帶班情況,我都想說有這麼嚴重嗎?

教師的勢力範圍就只有學校裡面,或班級中,圈圈其實很小,卻總愛把自己放得很大,我都不知道當其他老師講到井底之蛙時,會不會有一絲自覺。

每每聽到老師在討論同事或討論學生的脫序行為,偶爾就會不自覺地覺得真的有這麼嚴重嗎?

學生上學遲到、口出惡言、功課遲交或霸凌欺負,這些固然是不好的行為,但這不就是社會真實的樣貌嗎?與其盡其所能的隔絕跟保護,不如積極的嘗試協助面對,或嘗試反擊。

我就覺得奇怪,惡霸欺負人,居然只要花時間寫悔過書或一句道歉就可以解決事情?甚至最後還是大人們對簿公堂的設法解決問題。

這也太脫離真實社會了吧,網路上一堆逼車衝突影片,最後下車理論的有幾個用一句道歉就解決問題,哪個遇到衝突的大人們會站在原地被攻擊?

班級裡也有班級惡霸,欺負別人,讓人擔心受怕,甚至造成威脅,身體受傷,最後跑跑學務處寫寫反省書,雖然可能會讓惡霸覺得很麻煩而不再犯,但被欺負的人呢?就只能討個沒有歉意的歉,最後也不了了之。

但說實在的,這樣的狀態,不就是真實的社會嗎?

學生被欺負可以告訴老師,在生活中被欺負可以報告警察,所以有時候班級惡霸的存在,間接地也讓學生學習到面對惡勢力的應對之道。

所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,我不想當著有絕對標準的老師,學生有無限可能,我不能期待卻不都往好的正義的方向發展。

但私心希望它們都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,就算下場無法預測好壞,但至少他用了自己的方法去過了自己的人生。


期許自己,能夠保有這份包容,包容學生人生走向的所有可能性,人生不過就是各種的選擇跟放棄,就算走到了大家都覺得不是一條好的道路,但承擔那樣的結果,也是一種人生的課題。



我知道這一輩子對學生說的所有話,做的所有事

不見得是為他好,但我一定不會想要害他。





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
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。
吾師道也,夫庸知詞解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?
是故無貴無賤,無長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生活札記》終結流浪之關於教甄複試準備

不只一個朋友對我說過,我的關卡就是初試,初試過了,應該就過了。 雖然不知道根據是什麼,但初試一直沒通過的我,也就這麼一直深信著。 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僥倖,但能順利卡位進到複試,原本就沒意料到的結果,我最初還想著反正是最低錄取,那複試應該也是沒什麼機會的。 直到同事說,新北的初試就是入場卷,第二階段不採計初試的分數。 接著,我看見了....希望!

札記 - 2024 畢業旅行

在職場上打滾了若干年後,經過若干次的校外教學,以及畢業旅行。每一次搭上遊覽車的,心境上也還是一起出去玩的狀態。先前一次的畢業旅行,也是跟著旅行社的行程,讓學生們跟著隊輔哥哥姊姊們,一路吃吃喝喝,睡睡醒醒的到點打卡。 調離北部之後,進到偏鄉小校,今年再次,也是首次的帶到畢業班,原本還抱持著一點僥倖的心態,期盼當時間近了會有個什麼通知單,或是旅行社來講解畢旅行程,可想而知,結果當然沒有這回事。

《Kaho老師開課了》這件事情誰都沒錯,為什麼要罵我?

結束了忙碌的一個禮拜,終於有這麼一天在這個時間點的我還醒著。 對於班級與學校的運作,終於上手了一點,但距離游刃有餘大概還是一段遙不可及的夢吧。 先前因為生活步調在不熟悉的前提下,顯得有點手足無措,以至於有些事情只能片面的分享 或是說單方面的想要討拍,畢竟我是一個很沒有自信心的人,需要一些旁人在心靈上的支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