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替代役服役手札》結訓,結束十六天的修練

軍事訓練,前前後後有三個禮拜,嚴格說起來,只有十六天。

但這十六天,很漫長。

漫長不是來自於痛苦難耐,而是出自於無聊與制式。

就像回到了高中生活,什麼東西都有"上級"幫忙準備好,上課穿制服,體育可換運動服,升完旗還要跑操場,相似度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左右。




整體回想起來,前三天真的是所謂的適應期,四五天算是整頓,中間的一天假就是拿來做微調的,比如說把多的帶回家,並把遺漏的帶齊,整體而言,就是小高一的生活模式;收假之後,就像升上了高二,因為收完假的隔天就開始選役別,就跟高二開始分組的情況一樣,不影響整體修課,但決定未來走向,而在這個節骨眼,就跟眾多高中喜愛的行程一樣,不是園遊會就是運動會,替代役當然當仁不讓的也有"替代役之歌"的比賽,內容有點像是沒有動力的啦啦隊,比較不嚴謹的軍歌比賽,由於比賽當天是個雨天,所以我個人並沒有體會到全員到場喧嘩的大場面,只有來匆匆去匆匆的短暫四分鐘表演,而且那根本就不是表演,只是趕鴨子上架的趣味過場,"替歌比賽"一結束之後,瞬間就來到了第九天星期五;雖然這次沒有假日,但比賽一結束,心情上會有一種決定性的落差,就像我們升上了高中三年級,那種高中生活就快結束了,但眼前還有個重大考試的心情,小撐個兩天,就像大考在即,自己有心卻沒動力那種感覺,一晃眼就把三千公尺的測跑,以及學科測驗給結束掉了。雖然不知道現在高中的情況如何,但那種第一階段就考上大學的人,就會多了十幾天甚至一兩個月,要到學校卻沒什麼事情做的日子,最後那幾天就像這樣,在十三天考完學科測驗後,接下來的三天,整個就在等放假,心態幾乎接近擺爛,會做的也都是看在平常相處上的面子,以及樂趣,這三天可以說是最漫長的三天,但也是心境上最矛盾的三天,因為太期待出營的那天,大家心思都在放假了那三天。

花了一小段的篇幅,交代一下在成功嶺的這十六天,因為雖然漫長,但也是在一晃眼間就過完了,期間當然不會像我說的那麼簡易,過程中也有很多很有趣的活動,以及讓人開心、使人氣憤的種種事件,但我想,那些都不是重點,我認為的重點是,在這十六天間,心境上的轉變,才是值得大家去印證的。

在入營前,以及中途的那個假期,我都寫了篇網誌來記錄以及想要表達些什麼,說是印證什麼的,但我現在結訓之後發現,那樣的內容都太過制式,與網路上的其他文章同質性也太高,所以我決定,這次不寫了!不寫那些在成功嶺裡的哪一天做什麼事之類的公式化文章。

我就寫些我看到的、我覺得的、我認為很值得一提的事情,其他無關緊要的,就讓他真的無關緊要吧。

而我在成功嶺受訓的這幾天裡,有一些事情是我在裡面就打定出營區一定要抒發的,所以,我打算多用一些篇章來寫,那就以此篇當做一個引子,一個大綱,先做一個備忘...

一、成功嶺見聞

二、腦袋僵化的成功嶺

三、去你的,金牌替代役

這三篇,是我必須打的,但我還沒消化完,所以這兩天會擇期補上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生活札記》終結流浪之關於教甄複試準備

不只一個朋友對我說過,我的關卡就是初試,初試過了,應該就過了。 雖然不知道根據是什麼,但初試一直沒通過的我,也就這麼一直深信著。 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僥倖,但能順利卡位進到複試,原本就沒意料到的結果,我最初還想著反正是最低錄取,那複試應該也是沒什麼機會的。 直到同事說,新北的初試就是入場卷,第二階段不採計初試的分數。 接著,我看見了....希望!

《歐遊》比利時飛往台北,第一次自己回國就上手,布魯塞爾機場離境與退稅

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桃園機場出境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香港轉機流程 《歐遊》台北飛往比利時,第一次自己出國就上手,杜哈轉機 回程因為飛機 delay ,所以有點一鼓作氣地就回到台灣了,而回國前,又到了搭飛機的環節,雖然已經有出國的兩次轉機經驗,但畢竟過了好些日子,就怕又遇到個什麼方向錯亂,走錯方向什麼的,在還沒回到台灣前,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。 而回國不比出國簡單輕便,通常是空箱出門滿箱回,加上有時候多買了點東西,恰巧可以到機場退稅,對於退稅流程,大家的回程的機場都不一樣,事前查起資料來,心裡也是亂糟糟的。 所以趁著記憶猶新,還是紀錄一下,當作下一次旅程的墊腳石。

《歐遊》2018 闖蕩比利時,安特衛普 Antwerpen

安特衛普, Antwerpen。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,大概就像台灣的高雄那樣。 地理上偏北,靠近荷蘭,主要語言為荷蘭語。 一樣以步行為主,到安特衛普的當天,其實早上先逛了魯汶的假日市集,但那部份就留到魯汶的時候再說。 星期日的安特衛普,大約有七成以上的店家都是休息的狀態,少數幾家營業的也是店員比買客多。 雖然空曠的街道蠻適合拍照的,但約莫中午時分,溫度其實偏高,還是走著走著就逛完了。